親子理財之道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陳志華 阿琳今年中三,喜歡上了名牌,即使自己不吃不喝,也要買上幾件別人叫得出的響亮牌子,因為她知道名牌可以吸引一些目光,給自己的外表增添吸引力;同時,更可以在朋友面前炫耀一番。作為阿琳的父母,一方面擔心阿琳變得拜金,另一方面亦擔心不給零用...

繼續閱讀

「打」永遠不是我的選擇!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張婉琴 參考香港大學在2006年發表的一則新聞稿,體罰的定義是「以武力令兒童遭受痛苦,以達致改正或管控兒童行為的目的,受傷並非必然結果。」在中國人的社會,體罰似乎是其中一種常見的「管教方法」。甚至不少讀者都會在心中自忖是「被父母打大的」。...

繼續閱讀

「你好煩呀!」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黃凱珊 你聽過父母和子女這樣的對答嗎? 「那麼晚,還不睡覺?」 「你好煩呀!」 「為什麼起牀總是不摺被?」 「你好煩呀!」 「考試快到,温……」說話還未講完,又回應道:「你好煩呀!」 相信不用標註哪句是父母說的,哪句是子女回應...

繼續閱讀

半杯水,一位無助單親媽媽求助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吳欣穎 阿娟是一位單親媽媽,育有一名就讀小三而「專注力失調」兒子。阿娟一方面面對着沉重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卻面對管教兒子方面的煩惱。兒子小三時考「包尾」,娟曾嘗試用盡「威、迫、利、誘」的方法協助兒子,每晚與兒子在讀書方面「拉鋸」數小時。阿...

繼續閱讀

跟子女做朋友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陳志華 很多家長都表示不懂和經歷青春期的子女溝通。跟子女溝通,年紀愈小開始愈好,所以最好每天也要有「傾偈」時間,而且要無所不談的,但是,對很多父母來說,談戀愛是禁區,性的事情都也是禁區,不敢宣之於口,結果子女踏入青春期時,大家談的話題便少...

繼續閱讀

如何面對家中的「宅仔」、「宅囡」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吳欣穎 隨着社會的發展,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長時間上網彷彿已由以前的「沉迷問題」,轉化為「生活習慣」。「低頭族」、「宅男」、「宅女」等名稱一一出現。如何面對家中的「宅仔」「宅囡」可算是這代父母的一大挑戰。 回想從前,上一代的父母最希望...

繼續閱讀

多給他們一點自由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邱寶琴 「青少年究竟最想要什麼?」很多家長可能會認為他們想要的就是「自由」,也就是不受父母的管束。然而,反過來說:「其實父母們,你們最想你們青少年的子女怎樣呢?」 翻開報章,不難找到一些親子衝突的新聞,有的為了玩網上遊戲而衝突、有的...

繼續閱讀

家庭魔法師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陳慧敏 記得多年前一位義工分享她的管教心得,她用魔術師來形容父母的角色。因家長的心情和態度是可以扭轉子女對事物的看法;同樣面對一件事情,家庭的氣氛也會因為家長的心態而轉變。 記得多年前曾看過套名為「一個快樂的傳說」。故事講述一對猶太...

繼續閱讀

爹親娘親真的不及「網」親?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吳欣穎 早前一項調查指出,現今資訊科技持續發展,同時成為親子衝突的源頭。中學生與父母經常因上網,打機,甚至過量使用智能電話等事情,發生爭抝和衝突。在六千多名受訪中學生中,約有三成承認,跟父母因上網,打機等所引發的衝突,每星期平均有一至數次...

繼續閱讀

習慣說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王鎮耀 筆者記得初中中國語文課有一篇文章為《習慣說》。內容講述作者劉蓉發現書房地上有一個凹洞,他腳踏下去時,總感覺好像要跌倒似的,但久而久之卻習慣了。後來他父親覺得不妥,把這個凹洞填平,劉蓉卻反而覺得不習慣,覺得這塊地似乎突然高了,反而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