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系

習慣說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王鎮耀

筆者記得初中中國語文課有一篇文章為《習慣說》。內容講述作者劉蓉發現書房地上有一個凹洞,他腳踏下去時,總感覺好像要跌倒似的,但久而久之卻習慣了。後來他父親覺得不妥,把這個凹洞填平,劉蓉卻反而覺得不習慣,覺得這塊地似乎突然高了,反而走得不舒服。要過好些日子,才能慢慢習慣。

回憶起這個故事,是因為筆者認識一位學生杰仔(化名),他自初中起開始沉迷上網玩網絡遊戲,至今已有三年之久。他經常會通宵流連網吧,整晚都不回家睡。杰仔試過許多次因通宵上網而於翌日上學遲到,甚至缺課。每一次當杰媽媽收到學校的短訊,通知杰仔遲到或缺課的消息後,她都會感到非常擔心,繼而情緒變得激動,最後都會把杰仔責罵一番。

到了今年中四,或許是感受到新高中的壓力和受到良師的影響,杰仔沉迷上網的情況漸漸有所改善。他減少了通宵流連網吧的次數,改為於家中上網至凌晨一時;他亦漸漸緊張學習,雖然仍會遲到,卻肯堅持回校上課。其實,杰媽媽亦有留意到杰仔的正面改變,但每次當她知道杰仔上學遲到,便容易顯得情緒不安,最後都回復過往以責罵的方法去表達對杰仔的擔心。杰媽媽內心其實很緊張兒子,她亦是一個盡責、充滿愛心的母親,希望能把兒子從互聯網中拯救出來。然而,面對杰媽媽不斷的責罵,杰仔明顯感受不到母親內心的愛和關懷。

其後經過與筆者的一番討論,杰媽媽最終有了一個新的嘗試:於杰仔的 Facebook 內留言。杰媽媽嘗試以文字的方式表達對兒子遲到的關注和對其沉迷上網的擔心;但同時,她亦於字裏行間流露對兒子有正面轉變的欣喜。面對母親以非一貫責罵的方式指出自己的問題,杰仔明顯較為受落。雖然他沒有於 Facebook 回應母親的說話,但卻以行為回應了。

杰媽媽最初經常以責罵的舊方式去表達對兒子的擔心,就像《習慣說》中作者於書房內腳踏凹洞一樣,慢慢變成了習慣卻不自知。其後她以正面的關心語句去表達內心的關懷,就像書房內的凹洞被填平,起初會有所不慣。但當過了一段時間,便可以很自然、平和地以文字向兒子流露自己真實的感覺。

註:家長面對沉迷上網的孩子時,除了處理他們沉迷上網的問題外,還可留意自己「習慣性處理孩子沉迷上網」的舊方式。如果家長遇到與互聯網有關的親子問題,歡迎致電香港家庭福利會健康上網熱線與專業社工聯絡。

來源:香港家庭福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