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系

與孩子同行 齊創優質時間

CLASSROOM CLASSROOM
香港家庭福利會 註冊社工羅倩韻

不時聽到父母指工作已佔了每天大部分的時間,回到家中,又要準備晚飯、做家務,子女年紀少一點的,還得檢查功課、簽通告,更要督促孩子收拾書包及早點睡覺……這好像就是不少父母每天的寫照,他們何嘗不希望多抽時間陪伴孩子,有更多的親子時間?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為人父母者,皆盡心盡力養育子女,不求回報。從孩子呱呱落地,到就學,乃至投身社會,父母理應是當中重要的支持者與陪伴者。奈何現今社會競爭加劇,生活節奏急速,為了生計,社會上的雙職家庭有所增加,父母早出晚歸,工作時間長,能夠陪伴子女的時間則愈來愈少。不少父母下班回家,也忙於處理家事,或是花了不少的時間與精力處理子女的學業問題,而且工作過後,身心俱疲,無疑希望有自己的休息時間。種種因素影響下,父母能與子女進行溝通的時間則變得極為珍貴。

不少研究均指出父母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母的管教與陪伴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情緒控制、社交及解難能力,父母亦不難聽到要多抽時間陪同子女,然而工作時間長,對於現代的父母來說,雖然明白陪同子女的重要,但要確切地實行,卻並不容易。然而是否陪伴子女的時間愈多,則代表對子女的成長愈有幫助?陪伴時間的質素卻遠比時間的長短重要得多。這就是所謂的「優質時間」 (Quality Time),是指父母排除一切的干擾,不理會工作和其他雜務,專心致志地與孩子渡過親密的歡聚時間。同時,亦不在乎陪伴的時間有多長,而是以怎樣的狀態與孩子們相處,如果父母在心情不佳、壓力、焦慮,又或是心中仍記掛?其他事務的情況下陪伴子女,無論陪伴的時間有多長,也對子女沒有好處。

善用日常共處時間 製造「優質時間」

怎樣才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擠出時間,好好創造與子女的「優質時間」?其實除了額外抽出時間以外,還可以善用日常一些共處的時間與子女溝通,例如吃飯的時候,把電視關上,拿走智能電話、平板電腦,將一切可能造成干擾的事物擱下,好好地與孩子交談,注視他們的眼睛,用心且專注地聆聽與回應。

除此之外,父母可以增加親子的活動,與子女一起做相同的事,共同參與,加強彼此的關係。父母可從小教導孩子學習簡單的家務,一邊講解步驟,一邊示範,然後邀請孩子嘗試,再從旁指導,既可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又能製造彼此的相處時間,可謂一舉兩得。

父母既可善用日常已有的共處時間,增加與子女的溝通,亦可趁週末或假期,間中與孩子們「約會」。父母可相隔一段時間,讓孩子選舉讓父母陪伴他們做的事,像陪他們下棋、逛街。或是與他們一起構想親子活動,可以一起去做運動、到郊外野餐、逛博物館或圖書館、到主題樂園遊玩、外出大吃一頓等等,與孩子相討活動的內容,可了解他們的期望與需要,同時父母也可反映自己的想法,促進彼此的溝通。

各位爸媽,何不晚上回家就嘗試開始「優質時間」?多與孩子進行優質的溝通,繼續擔任他們人生旅程中的同行者。

來源:香港家庭福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