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情緒

壓抑的童年經驗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歐陽俊明

近年流行以戲劇形式轉以心理治療為基礎的小組,我就曾經帶一位組員透過戲劇來嘗試釋放埋藏多年的心結。阿傑訴說他在親密關係上,對表達個人情感常常感到充滿障礙,這對母親的怒氣及疏離的關係也正是透過戲劇重演了。我請阿傑回想在早期的童年經驗裡,有沒有同樣的憤怒而又壓抑的感覺。他想了好一會,躊躇了一下,不知道為什麼,一個揮之不去的童年時候片段在他腦海中浮現出來。透過戲劇形式,阿傑可以彷如超越時空般,一個童年的痛苦經驗在舞台上重現出來。

在阿傑記憶所及,大約在自己四五歲的時候,他是一個吃飯很慢,有時更是十分挑食的小孩。很多時大人都已經吃完飯,想要收抬餐桌時,他仍然在磨蹭著把蔬菜挑出來,或在用手玩食物,有時更把食物不小心地弄到桌上或地上。母親見狀會叱罵他,並要他好好吃飯,但他有時卻不一定很合作。這時,他父親更會大聲責罵母親不懂管教兒子。阿傑想起兒時的他每次都會大哭,而母親則會更生氣。每次他吃飯時哭,他母親都會打他,並指嚇若報數三聲後他仍在哭,她就會掌摑他。然後母親更會將飯菜用已冰冷的鐵湯匙強行硬塞進他嘴巴中,再用手蓋在他的嘴巴上。

阿傑重看到這些片段時,一向內儉的他開始眼泛著點點淚光;他看到童年的自己對於母親暴力的管教的一份無力感,他漸漸地學習到屈服,壓抑情緒。更可悲的是,他不知覺地,錯誤地以為向親密的人表達情緒是不容許及危險的事,更認定表達後往往會換來惡果。此時,我請阿傑站在童年的自己旁邊,激動地為自己向母親指出不應以暴力去對待童年時的自己,指出任何人都需要時間去平伏情緒,更何況是一個小孩子。他亦請求父親在適當時阻止母親,不能任由母親虐待自己。畢竟在他心目中,父母親都應是最疼愛他的人。最後,阿傑帶著這未曾表達的情緒和勇氣回到今天與年邁母親對峙的一幕。雖然他仍帶著怒氣,但他已能有條理地說出自己的立場及對母親從小到大的不滿。他決定不再花時間在與母親的對峙上,及要好好面對自己與女兒疏離的關係。

我相信阿傑在舞台上得到領悟,他明白人生如戲,每次演出只有一次機會;無論演出是成功還是失敗,在每一幕人生的場景裡,只有一次不能逆轉的演出。他希望自己不要再花時間在與自己母親對峙、花精神在憤怒的情緒上。他希望可以不受上一代及其壓抑性的人格影響下,任其主宰自己的人生。他想自主自發地改寫自己的未來;他決定坦誠地面向女兒,嘗試拉近彼此的距離,不要重蹈上一代的覆轍。

來源:香港家庭福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