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情緒

中年男士的哀歌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歐陽俊明

明哥第一次來到中心面談時,他說話節奏急促、一臉潦倒地訴說他的近況與需要。他表示與年老的父親雖然不至於暴力相向,但關係已惡劣到無可挽救的地步。加上面對失業的困擾,令他與父親更多「朝夕相對」的時間,他實難以忍受。因而來找社工尋求輔導,希望可解心中苦惱。

他開始繼續訴說他的困擾。原來衣着談吐温文的明哥,過去廿多年都全身投入在打金業的工作裏。在香港經濟起飛時,每年到過年過節等繁忙的時期裏,顧客都帶着生果籃及紅包,請求明哥幫忙趕造一些金器。當說起他工作的輝煌時代時,他高昂的聲調似乎亦帶着當年的風光和氣勢。可是,近十年香港工業北移,他的行業由月薪制改為件工制,由於公司生意大不如前,在難以維生的情況下,他決定停工並考慮轉行。但人到中年的他在轉行的過程中,充滿內心的掙扎,找工作亦處處碰壁。

在失業的頭一兩個月裏,明哥漸漸多了時間閒賦在家,亦因而與父親相對的時間越來越多。自母親多年前過世後,關係本來已不佳的父子關係,加上累積多年對父權高壓式管教的怨恨,時間反而成為父子衝突的導火線。他更易看到老父生活上的壞習慣、更易發現老父原來在內地另覓伴侶、更易觸碰到自己內心埋藏多年的壓抑情緒。在數次的面談裏,他對失業的無助感、對父親的憤恨、對已離婚的前妻的悔疚傾瀉而出;但他對青少年期的兒子既關心又擔心的想法,似乎難以表達,更遑論期望他親自向兒子表達。

從與明哥的對談中,我看到三代關係的宿命。以父權高壓為建立的關係,並以打罵為管教捷徑的上一代,關係上缺乏情感滋養。明哥對家人不善於表達個人的正面情感情緒,形成他過去不懂向前妻表達他的關懷愛護。缺乏上一代正面身教示範的經驗,他似乎亦很難去好好關心自己的兒子。明哥與兒子的關係,就像有着他與父親的影子。

在明哥的成長裏,我看不到他從家庭裏獲得多少自尊自信、懂得愛自己的養分。和很多傳統的男士一樣,只有工作為人生的目標;工作以外,似乎都不是重要的生活環節。他說他沒有多少個聊得來的朋友,問及他個人興趣時,他似乎除了工作以外均興趣缺缺。想到他缺乏社交、興趣,而他仍希望與人傾談自己的情緒及家庭關係困擾時。我大膽地邀請他來參加我自己舉辦以戲劇形式輔以心理治療理論為基礎的小組,想不到他竟爽快地答應。我衷心期待明哥能透過小組的經驗改寫自己的「哀歌」。

來源:香港家庭福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