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伍啟昕
阿言是一位品學兼優的中三學生,老師發現阿言在堂上會突然變得「冇晒精神」、「冇晒動力」和「哭泣」等的行為。老師告知家長阿言在學校的情況,家長不感到特別緊張,更認為阿言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家長認為回應阿言負面情緒的最佳方式就是給予尊重,不向阿言了解其負面情緒出現的原因。可是,阿言的情緒健康並沒有好轉,更出現幻聽、幻覺及時常失眠。最後,阿言被確診患上中度抑鬱症,需接受精神科治療。經過兩年的藥物及心理治療,阿言的情況才逐漸好轉。
阿言的情況十分普遍,不少青少年遇到壓力時都會選擇獨自處理,即使將情況告知身邊的朋友或親人也不一定受到關注,而忽略了問題的嚴重性。青少年的負面情緒來自很多方面,包括青少年期的身心理轉變、學業的困擾、朋輩相處和家庭的壓力等。很多青少年面到負面情緒時,都不懂得妥善回應,並選擇「逃避」。長期出現負面情緒而得不到適當的處理,情況有機會惡化,可能出現不良的身理反應如食慾不振、失眠、甚至出現幻聽和幻覺等徵狀,最後,發展成為情緒病。不少家長面對青少年的負面情緒時,都感到焦慮不安,不知道可以如何回應。緊張型的家長會以查問的方式了解子女的不愉快,嘗試參考自己處理情緒的經驗糾正子女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給予子女很多建議;亦有家長會選擇以回避的態度去處理子女負面情緒;甚至有家長不相信子女會有負面情緒。長此落去,可能有一日會發現子女的負面情緒已經發展到出現情緒病的地步。
- 以下為辨識及處理子女負面情緒的建議:
- 觀察子女出現負面情緒的頻率及時間
- 不要過早以問「做咩唔問心」,可以鼓勵子女表達「知道你最近唔開心,媽咪/爸爸感受到,如果你想講,你就同我講啦,支持你架。」
- 不要過早下判斷及給予意見
- 宜留意自己的語氣及用詞,不要以責罵口吻與子女傾談
- 可以適量的身體語言表示關心,如輕拍肩膀
- 盡量找機會向子女表達你的觀察及關心:「最近呢兩個星期發現你好多時都好唔開心喎,有什麼事給你帶來困擾?試下講出來,等我同你分擔吓呀。」
來源:香港家庭福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