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系

「你好煩呀!」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黃凱珊

你聽過父母和子女這樣的對答嗎?
「那麼晚,還不睡覺?」 「你好煩呀!」
「為什麼起牀總是不摺被?」 「你好煩呀!」
「考試快到,温……」說話還未講完,又回應道:「你好煩呀!」

相信不用標註哪句是父母說的,哪句是子女回應的,大家都能理解這些對話,甚至頗有感觸。「你好煩呀!」這說話,說者煩厭,就是夠了,不想再聽你的嘮叨。聽者起初心如刀割,聽得久了也感煩厭,便回應一句:「你做妥了,我就不用再說!」。為什麼我們對子女的關心、提醒都被拒諸門外?

筆者在中學當學校社工,常收到子女埋怨父母沒給予自由,不准這,不准那,重重覆覆的說話,結論到最尾就是讀好書;那邊廂,也收到父母對子女的投訴,說他們反叛、我行我素、以為自己真的長大了,當中的相處、溝通出現了什麼?

我常問家長,你關心你的子女嗎?九成九以上的家長都肯定地說關心。再問,你如何關心子女呀?他們都能如數家珍,振振有詞地說出來,例如:叫他們要好好讀書,將來生活才無憂;不要浪費時間,好好地充實自己才能升讀大學;晚上要早點休息,早上才有精神上學。這些提醒和關心都是正面非常,但就是給子女說穿了,到最後還是要讀好書。

子女從小孩到青少年這階段除了讀好書外,就是學做大人。學習待人處事,解決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工作時間表,想別人信任,一點也不出奇,當然有時也會跌倒、碰釘,這也是讓他們磨煉,學得更完全!

「你好煩呀!」這四個字背後其實意義重大,說的是「我長大了!」;「你不信任我?」;「你沒留意到我已做了?」;「我會有分寸了!」,甚至是「你沒有尊重我!」;「不要把你的意見和想法加在我的身上。」「我真的長大了,不用替我擔心。」所以有時子女不是拒絕我們的關心,而是他們確有信心可應付,可處理,這其實是讓我們值得高興的事。

有些父母可能有擔心,甚至質疑的問:「難道看着他們做錯也不干預?」放手給予犯錯的機會,在旁提供適當的指引,從來也沒有一條清楚易明的方程式,當中能否取得平衡,子女有否珍惜你的提醒才是重點。我遇過較極端的個案,中五的男生投訴媽媽說:「她就連我何時上廁都要管!」細問媽媽原來真有其事,媽媽就是不想兒子熟睡後又起來上廁,所以每晚睡前都提醒他。從媽媽的角度來說,只是想兒子有個良好的睡眠質素;但從一個快要做成年人的青少年來說,實是一件自己能處理的事情。

要子女珍惜你對他們的提醒、愛,由小開始,由他們的需要開始。

來源:香港家庭福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