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系

「那些年,這些年」眼裡的社交網站

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莫振強

不知道從「那些年」開始,每當坐在電腦前,父母必定會說一句話:「又玩電腦遊戲了。」電腦何時與遊戲扣上一個必然的關係?使用電腦一定是玩遊戲?

自從踏進社會工作,從與青少年接觸中發現到現今青少年的溝通方式有着「翻天覆地」的改變。從前的書信及電話到近代的手提電話短訊也成為青少年心目中「那些年」的物品。取而代之的是具即時通訊功能的社交網站。

青少年生活習慣的轉變,引證了社交網站是他們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元素。以往青少年使用電腦,遊戲及瀏覽網頁是最主要活動。到了今天,連結上社交網站成為了「指定動作」。到底社交網頁有着什麼特殊的魔力令他們非使用它不可?原來社交網站不只是認識朋友的地方,也是無時無刻,隨時隨地的訊息交匯點。青少年對別人的回應、分享、「讚好」有着一份莫名其妙的好奇感及新鮮感,就是這一份感覺吸引他們不斷「更新」版面。愈多「讚好」,便知道有人注意着自己、認同自己。智能手機的出現將這個不斷重覆的行為延伸至室外。難怪父母說「一接觸到社交網站就像着了魔,無論做什麼也沒法令他們停下來。」

社交網站的出現,從一方面來看,造就人與人的關係變得「文字化」,溝通變成了文字上的交流或報告,而不是透過對話達至互相了解。這個影響在親子關係上尤其顯著,因電腦引起的親子衝突近年日益嚴重。父母責怪子女沉迷使用電腦,同時子女們指出父母「以偏概全」,不了解他們做什麼。

從另一面來說,社交網站也為管教子女的方法打通了一條新的道路。曾有一對父母跟我說:「了解子女不只得一個方法,既然不能透過談話來了解他們,不如反過來去探討他們的世界。」時下青少年愛分享自己的感受,事物,經驗及身處位置於社交網站上。這對「非常父母」申請了社交網站的帳戶,成為了子女的「朋友」。他們的子女初時對父母的行為感到困惑,不明白父母行為的原因,但慢慢了解到父母的出發點是希望了解他們多些,也願意與父母分享於社交網站上載的事物。

雖然社交網站的成立的目的是讓人結識不同地方的朋友,但也能活用於促進親子關係上。既然社交網站是一個開放的平台,何不活用它作為子女的橋樑呢?管教技巧需要因應時代作出配合,也需要因人而已。若父母永遠原地踏步,那只會對親子關係做成隔膜。家長可先踏出第一步,嘗試透過「這些年」的社交網站等媒介去了解子女的需要,促進彼此間的溝通及了解。

註:為了解決因電腦而引起的家庭衝突及促進親子間的溝通,香港家庭福利會舉辦「透視親子網絡工作坊」,讓家長了解如何在網絡科技發達的年代有效地管教子女。工作坊除了探討管教技巧外,還有青少年「網絡大使」的分享。有關工作坊詳情,可聯絡香港家庭福利會。

來源:香港家庭福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