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庭福利會 註冊社工羅麗儀
我有一個八歲的兒甥,他與我們很不同,我們兄弟姊妹的成長是很守規、而且較內向,但他從小便很活潑,常常到處奔跑,不容易受框框限制,別人會說他粗枝大葉,對於父母、老師來說,他是一個比較「難教」的小孩,因為他常常給我們意外驚喜,很多時也不受我們控制。雖說他有時也令我很激氣,但我很欣賞他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小孩。
記得他三歲時有一次在廣場中奔跑,叫也叫不停,一不小心跌了一跤,我們很緊張地走過去,他卻拍拍自己說:「不怕,跌倒便起身。」這個小孩子,成長中不斷闖禍,但就是這堅韌讓他不放棄繼續嘗試。
記得有一次帶他去一個感受失明人士的體驗活動,以為他會很害怕,估不到一進去黑漆漆的房間不到一分鐘他已鬆開我的手,不斷自由地探索,好奇地問帶領的工作人員不同的問題了,這份勇敢,是我小時候不曾有的。
另一次他的作文很低分令他有點失望,我邀請他給我看,原來這小孩子寫下了吃蛋糕時忽然被十隻蜜蜂飛來祝賀,老師評語為:太誇張、不現實。我跟這小孩說或許是這位老師要求要真實的事來作文,但我們其他時間可以繼續發揮創意,於是,我便與他一人一句說故事,說得很誇張,很無聊,很不切實際,但滿有喜樂。
數星期前,他一隻波鞋的公仔貼紙掉了,留下一個白色的空位。有一天,他媽媽向他說要遲一些才有空買新的鞋給他,他自豪地回答不用,原來他靜靜地自行用鉛筆畫了公仔代替,我們也忍不住笑了。
我的成長著重守規矩、依程序,在框框內生活,當我遇到與我不同性格的小孩時,我會不停提醒自己,我所說的意見一定是對嗎?我所提供的方式真的是最好嗎? 我有尊重他與我不一定要一樣嗎?那是他的需要還是只是我不安全的感覺阻止小孩成長?我是否把小孩一切與我不同的均認為是「不對」而不懂欣賞他們?
或許成長的不止是小朋友們,作為父母長輩的,不只是要求他們學習我們的模式,而是給他們成長的空間,就著他們的需要與專長,讓他們去發揮成長。也許不只是他們學習做一個「乖」小孩,而是我們也要學習做個「開放」的父母。
只想跟這個獨一無二的小朋友說:雖然你與我不同,但我仍以你為傲!
資料來源:香港家庭福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