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庭福利會經理註冊社工陳慧敏
曾經看過一段短片,講述一個小朋友從小到大都沒有機會認識性這議題,每每有疑問,不是被灌輸那是萬惡的,就是告訴他「你長大便會明白」。短片最後是孩子成長至青少年階段便索性偷嘗禁果,以防再被禁止。當然,故事劇情是誇張了一點,却反影了許多家長對待性教育的傾向——逃避,特別是當內容涉及性慾或性行為等範疇。或許有些家長也會教導孩子一些基本的性知識,例如男女分別及保護自己,但當說到男女之情或性愛題目便點到即止。家長可能認為這範疇不用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講解,但等到達青春期前的年齡,孩子開始意識到性是怎麼一回事,家長却可能因從來很少談及此話題而不知從何說起。筆者的親身經驗是孩子越小越容易講解,因孩子本身就是白紙一張,尷尬與否,只是家長本身的取態或社會教化帶來的後果。試問教導孩子植物如何繁殖會有太早嗎?你會等孩子長大才告訴孩子受精的雞蛋可孵化出小雞嗎?如果家長能把人類的繁殖與其他物種的繁殖以同等態度看待,又何需尷尬呢?說到這裏,你或許疑惑如若孩子追問自己的私隱時,便會不知所措。問題只是在於如何回應,如何讓孩子知道這是你們的私隱,處理方法是用簡單的言詞交待,也提醒這是爸媽的私隱。最重要的,還是家長是否相信「性」本善。
事實上性教育跟許多教導子女的課題都一樣,都需要持續教導,隨着年齡增長而可以越深越廣。家長可以從最基本的開始,例如教導器官,性別等,讓大家也習慣討論這話題。至於生殖原理和生命起源等較複雜的範疇,我們可以借助圖書從大自然各種生態開始,進而講到人類。隨着子女長大,便可以再解釋多一點深入的話題,例如兩性相處,性別角色等更複雜的議題。這樣便可以培養出開放的家庭氣氛,讓子女有疑問時樂於找父母查詢。篇幅所限介紹兩本參考書給大家,羅莉,史蒂文(2004)著的《與2-12歲孩子輕鬆談性》及柏喜兒(2008)著的兒童圖書《男生與女生大不同》。鼓勵家長未雨綢繆,多看不同的參考書,因孩子不會等待你「備課」才發出疑問。
來源:香港家庭福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