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哲學多面睇

關注孩子的「皮膚饑餓」

何寶華

我們常常發現,孩子哭鬧,往往需要父母的擁抱和撫摸才會慢慢平靜下來。這種對擁抱和撫摸的渴求在心理學上被稱作「皮膚饑餓」,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產生這種「饑餓」,但由於孩子無論是皮膚還是心理,都比成人更為敏感,所以孩子的「饑餓」尤為強烈。

滿足孩子的「皮膚饑餓」,不僅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動力,也是架構良好親子關係的橋梁。撫摸和擁抱孩子,使他們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能讓他們的大腦充滿活力,消除緊張和疲勞,有利於促進大腦發育。而且,經常安撫孩子有助提高與父母的親密度,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培養健全的人格。有些家長怕孩子以後會過於依賴父母而無法自立,因此一味強調孩子的獨立性,忽略了親子間的親密互動。長此以往,不但親子關係岌岌可危,孩子也容易陷入「皮膚饑餓」,除了會引起食慾不振、發育緩慢等問題,心理上還可能變得抑鬱、膽怯,甚至患上「戀物癖」。

那麼,父母應如何解決孩子「皮膚饑餓」的問題呢?最主要的還是對孩子進行擁抱、撫摸。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年齡段的不同,父母需調整擁抱及撫摸的頻率。比如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應經常摟抱、撫摸他們,還可以捏捏手腳,給予足夠的安全感和滿足感。而隨着孩子逐漸成長,就要注意減少次數,適度擁抱,既對孩子進行了鼓勵和撫慰,同時也留給孩子獨立的空間。